Day 2 中午離開美瑛後,下午來的是旭山動物園。
從美瑛回到旭山車站,按照指南步行至附近搭公車到動物園,不會太困難。
台灣有規模也不小的木柵動物園,為什麼千里迢迢來到日本還要花一下午在看動物上?
主要為的就是有多一隻台灣看不到的陸地最大肉食性動物「北極熊」!
除了能多看到台灣所沒有的幾種動物外,
發現日本人的高度客戶導向與細心同樣在動物園的規劃設計上展露無遺,
很多時候都是看到了,才發現:「喔~原來可以是這樣做!」
我們許許多多的習以為常,原來還有可改善的空間。
創新與用心的經營傳奇 寫下一書《愛與幸福的動物園》
就在本文快撰寫完的此刻,恰巧在網路上發現有本介紹旭山動物園的書叫《愛與幸福的動物園》(漫遊者文化出版),
是本今年四月才出版的日文翻譯書,
在網路上看了介紹,發現真是不簡單,一樣只是用來豢養動物、供人類閒暇之餘欣賞的一塊地方,用心者可以做到這樣,讓我更加佩服日本人把事情做好的那股精神了!
(有興趣者可參考這本書:請點我)
稍微整理摘要介紹一下這座日本國境最北端的旭山動物園,其位於人口數僅三十六萬的旭川市,原只是地方性的小公立動物園。
1994年,園內動物爆發「胞蟲病」疫情,遊客銳減讓經營出現危機。
事後諸葛來看「危機就是轉機」可一點也沒錯!(我想也適用於這波的金融危機吧),
倒閉危機出現後,園長開始帶領同仁手繪自己心目中最完美的動物園,
各自設想動物要住在什麼樣的環境才能活得最開心自在,然後不斷的實驗,打造出讓遊客驚歎不已的全新設施(這些設施下面會用照片來介紹,真的很創新與用心)。
經十年努力,這座地處偏遠的旭山動物園竟然超過東京的上野動物園,創下全日本參觀遊客數第一的經營奇蹟。
(感覺這傳奇的動物園成功案例前幾年應該也可收錄進<藍海策略>一書了)
《愛與幸福的動物園》的「編輯室報告」的文章寫的很好,很能充分展現旭山動物園的魅力與經營哲學,
我想直接摘要引述下面這段文字(完整原文請見:請點我),
讓大家在看下面的照片介紹前,能先獲得一些感動。
每天都讓遊客開心尖叫的企鵝散步,在玻璃隧道中跟遊客好奇對望的海豹,把遊客當成食物迎面撲來的北極熊、在六層樓高度的繩索上攀爬自如的紅毛猩猩、躺在遊客頭頂虎視眈眈的豹子......。
旭山就是這樣充滿了驚奇,並且完全顛覆我們以往對動物的印象。遊客可以看到動物近在眼前、活生生的姿態。
也難怪,造訪過旭山後,每個人都情不自禁地滿面笑容。
而所有這一切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傳達生命。在旭山看到的動物真的不一樣,因為牠們活得像動物!
原本想加快北海道系列文章出清速度及改善我難根治的文字廢話病,看來又失敗了!
趕緊急轉直下回到老步數「以看圖說故事」的方式介紹旭山動物園。
入園不久即可看見這個大型北極熊的平面石雕,
從那邊投了、帶回幾個旭山動物園限定發售的動物造型磁鐵扭蛋,
每一顆裡頭都有個不同顏色的雪花造型磁鐵,想說是在雞肋贈品之爛有勝過無嗎?
原來是我失敬了,看到這張照片才知道那可是疑似動物園徽的圖形哩!
星期六的下午,許多人攜家帶眷遊園,但還沒到人滿為患的爆炸地步。
立體式三招 賞企鵝生活真貌
首先參觀的是企鵝館,木柵動物園、屏東海生館也都有住企鵝,
但這邊不同的是可讓遊客近距離的以多種方式欣賞,
這跟台灣用玻璃把牠們關起來(或說是把人類關在外頭)的設計很不同,不過台灣這樣的設計或許是跟我們較高的氣溫有關。
第一招,用海底隧道跟海底玻璃的方式欣賞企鵝的泳姿,園方希望以立體的方式讓遊客認識企鵝,
不只是在陸地上走路的可愛模樣,同時更要呈現在水中優游的真實模樣。
第二招,隔玻璃欣賞完後,走上樓梯上2F戶外,企鵝就以一臂可及(若手臂有那~麼~長的話)的距離在你面前走跳,
看看牠們在陸地上的樣子,然後噗通跳下水,開始在水面下游泳(這時就換下面的遊客欣賞了)。
第三招[季節限定]是企鵝散步,得冬天才能看到。
關於這項活動設計,旭山動物園副園長在上述那本書中表示,此是為了企鵝的健康管理而開始的,野生的國王企鵝要捕捉食物時,會集體走上一大段距離。
讓企鵝走路,其實更接近大自然。
若在冬天造訪北海道,我想這很值得一看!
讓猩猩大心的遊樂園設計
接著來到這區,乍看之下想說動物園裡也有遊樂設施可搭嗎?
結果的確是遊樂設施沒錯,只不過是給猴子、猩猩大爺們玩的,玩給人類看!
這即是園方想出讓動物快樂生活的設施之一。
當天下午的重頭戲應該是看隻大猩猩爬下面中間照片的設施,由右邊爬到左邊,
儘管訓練師主持人已經在左邊終點站放了水果誘惑,但猩猩大爺那天不爬就是不爬。
接著近距離看猩猩家庭的互動,
天啊~這不是班傑明小時候嗎?長得真像小老頭。
照片中這隻很黏媽媽,一直巴著吵吸奶,後面那隻則是偶爾會轉過身幫忙抓虱子調情。
外頭有個大裝置很可愛,是隻身體被埋在地底、只露出大頭跟手掌的大猩猩。
遠道而來當然要把握機會跟牠 give me five 一下!
另外在一個小室內館牆上有張寫著「喪中」的猩猩照片,桌子上擺了許多代表祈福的摺紙,
是之前在這住的猩猩過世了,人們來此追思。很有人情味~
前進到下個大型主題館的路上,路旁很多鳥籠,當中有個裡頭擺了根木頭,裡頭的鳥有強迫症,很有趣的天性!
"咚咚咚"的啄出結實的聲響,或許是這隻啄木鳥讓我隔天在小樽買了一盞名為「月之鳥」的燈,
上頭就是有隻木頭啄木鳥啄著圓球玻璃燈罩,嗯...所以這作品也能稱為「啄月鳥」,還與"卓越"諧音,超吉利的啦!
半圓形膠囊狀設施 誘北極熊錯把人類當食物
再來就此行重頭戲的北極熊館了!
住在北極冰帽的其他同類可能因地球暖化即將無家可歸,被養在這座號稱幸福動物園的這幾隻北極熊或許算是福氣。
園方利用一種半圓形膠囊狀設施,要讓遊客近距離欣賞北極熊的活動,
妙的是,目的要讓北極熊誤認人類為食物,
當眼前突然出現北極熊巨大的臉,遊客驚嚇的同時便也親眼見到這身為陸地上最巨大肉食性動物牠的自然野性了。
看來我這食物不夠誘人,當時頭探上去時,北極熊並未守株待兔,真可惜啊。
類似的設計還有海豹區,海豹很喜歡跟人親近,感覺是很有赤子之心的動物。
小浣熊吐舌 閃光燈禁止
小浣熊,這也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的卡通系動物(感覺就常出現在卡通裡頭),
模樣真是可愛!
有條吊橋綁在樹上讓小浣熊活動筋骨,也讓人們可以仰頭近賞。
下方有張佈告提醒遊客不要使用閃光燈!
對,要一起大聲疾呼!國內的海生館、動物園裡的室內展館也都一樣,
民眾可能不清楚為什麼不能用閃光燈,建議館方就把這些使用閃光燈的民眾請到暗室,然後接受20次的目視閃光痛擊,應該就會明白道理了。
其實拍這張是因為左下角的小浣熊畫得很可愛。
這張更可愛啦!不知道是熱還是在玩,
趴著、吐出舌頭的小浣熊可愛度破表。
還有幾種比較少見的動物,
例如狼,嗯...看起來的確頗為狡詐。
跟北極熊館一樣,這邊也是用半圓形膠囊狀設施來讓遊客探出頭觀察狼的生態。
這座「野狼之森館」是2008年才正式開館。
相較之下這頭很像被放大燈不小心照到的老鼠就可愛多了,
但「不好意思,你叫什麼名字?」
鹿算常見,不過右邊這頂鹿帽就稀奇些,無料試戴,很可愛!
值得一提的是,這「蝦夷鹿之森館」是2009年才增設,可近距離觀賞蝦夷鹿攀爬岩石的模樣。
另外常見的長頸鹿區也有主題佈置,
整體設計下,質感就不同了!
有主題設計的還有在彩繪販賣機上,
不同的主題區會有相關圖案的販賣機。
同樣可觀的北國植物
準備離開前,忍不住照了鮮黃色的杜鵑花,印象中沒在台灣看過這顏色的杜鵑花,
我這拍照行徑讓我想起之前看「瘋台灣」節目中有位從哥倫比亞來的 DJ 到嘉義玩,
看到黃色果肉的小玉西瓜一樣非常驚訝,也趕快拿出相機出來拍照,
他說在他們國家沒有這種顏色的西瓜,一律規定長紅色的。
(規定當然是我亂講的)
另外,旭山動物園的植物也都長得很漂亮,若來這,除了看動物,也記得看看道路旁的花草樹木。
最後送上園區內一座動物主題的戶外雕塑,滿好看!
能有這麼棒的環境,是得靠時時維護的。
旭山動物園希望生活在園區的每隻動物都能生活得很自在,如此才能活得像動物,
嗯...從拍到的照片來看,這些動物可是自在到有過太爽之嫌哩!
旭山動物園遊園資訊
- 票價:800日圓/人
- 開放時間
夏季(4/29-10/18) : 09:30-17:15(最後入園時間 16:15)
冬季(11/3-4/7):10:30-15:30(最後入園時間 15:00)
(註:冬季-夏季的四月過渡期,園方會利用休園的幾周時間將園區內的積雪剷除掉。看來10/18-11/3這段夏季-冬季的換季準備期也會休園,若是這段時間去北海道的朋友,出發前可上官網確認開園資訊) - 交通:從JR旭川站搭乘巴士到動物園約30分鐘
- 官網:http://www5.city.asahikawa.hokkaido.jp/asahiyamaz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