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拍攝的 L1010648。

幾天在搭乘的一輛計程車上看到一本某汽車大廠所出的"台灣老街全攻略",
這本刊物還將其全省維修場地點資訊放在其中,滿聰明的作法。

看一下標示老街地點的全台地圖,散佈各處的台灣老街都去的差不多了,
再集滿剩下幾個應該就能獲得觀光局還沒公布的隱藏版老街地圖一份。
剛好最近也有機會造訪位於北部的幾處老街,先放上來的是"擂茶一條街"(註1):「北埔老街」。

你拍攝的 L1010658。

這天出遊共五人,一台車剛好裝滿,
今天的目的地是新竹,新竹之所以是今日的目的地乃是因為當中有位初識朋友從小到大還沒去過新竹,
因其想要去新竹玩玩,於是擇定「北埔老街」、「綠世界」、「城隍廟」(小吃)為今天的三個景點。

這三個地方之前我都去過,不過都隔了些年就是,
第一個景點「北埔老街」上次去大概是四年前,那時跟著一大群當時感覺還不是太熟的朋友一塊去。
這次同行的五人當中同樣就有兩人是第一次見面的新朋友,
北埔老街可能是個非常合適跟新朋友一塊玩的地方,
若此,北埔老街上擂成一片的客家擂茶,就是最好的"解凍遊戲"了!
擂茶活動,首先需將放在大缽中如南瓜子、花生等五種堅果用根木棒畫大圓研磨出油,甚至成了膏狀才能罷手!
此得需要充沛的體力與肌耐力,因此何止"解凍",簡直就是整個身子都熱起來了。
習慣不勞而穫的忙碌現代人拿著木棒畫個幾圈,當新鮮感消失後就會開始懷念起便利的料理輔助工具,
此時主婦恩物「貴夫人食物料理機」自然是您美好生活的最佳幫手(一手端著,一手比出讚的大拇指→突然被「楚門」上身)

當研磨出濃郁芳香的味道後,這時就先注入少許熱水,那根讓手發痠的木棒此時還不能退場,
再繼續快速攪和成更濃稠的膏狀,這時就能倒入剩餘熱水,大功告成!
要形容面前這盆擂茶,若比抹茶更貼切的形容我所能想到的只有國小記憶裡不小心被開膛破肚的蠶寶寶,那種稠狀的淡墨綠。

你拍攝的 0902_新竹行_北埔老街。

跟品嚐咖啡一樣,店家建議可以先喝喝看原味,
只見大家臉一皺,嗯...是既苦又澀,
成長生活在經濟起飛後台灣的我輩果然都吃不了苦,完全一改平時點飲料的"去糖"或"半糖"健康指令,
糖加了又加,才見臉上表情的紓緩。

這邊的擂茶良伴是客家麻糬,一大塊的軟Q白麻糬在擂茶過程中已被四分五裂成小塊,
在喝著帶甘澀的擂茶,配著略甜的花生糖粉麻糬,剛好。
你拍攝的 L1010630。

跟台灣其他地方的老街一樣,北埔老街也擁有幾項不可或缺的"老街元素",
除了來此必嚐的當地風味美食「擂茶」外,
第二個元素是老街多能找到的古蹟廟宇(對比於淡水老街上的「福祐宮」),
第三個則是見證歷史風華的老宅(對比於淡水老街上的「紅毛城」、「小白宮」),
其他的就是不斷會被開發的伴手禮,北埔老街因屬客家族群生活圈,因此可看到不少帶有濃濃客家風的「福菜干」、個人大推的「金桔醬」(用來沾食白斬雞非常開胃)以及用新竹九降風所乾製的柿子餅,
都是老街上的主力產品(對比於淡水老街的「鐵蛋」、「魚酥」)。

小攤上販賣著各類菜干,特殊的香味,撲鼻呀~
你拍攝的 L1010621。

造型非常花俏,狀如其名"香腸花"
你拍攝的 L1010700。

首先,北埔的代表廟宇莫過於是被列為第三級古蹟主祀觀世音菩薩的「慈天宮」,
始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至今已有174年。

你拍攝的 L1010672。

很佩服當初在建造這類老廟宇的手造用心,
大門兩根線條溫潤的青龍蟠柱撐起了一屋簷的華麗,
表現神話故事的人物浮雕、像菊花裝飾的瓦片、仿各種中國傳統吉祥物造型的飛簷,
精雕雕琢的背後,一個一個肯定都擁有著耐人尋味的典故。

你拍攝的 L1010674。

你拍攝的 L1010665。

第二個不可或缺的老街元素是這的「姜阿新故宅」。

你拍攝的 L1010699。

相較起四捨五入就快兩百年的「慈天宮」,剛滿一甲子的「姜阿新故宅」(註2)顯得年輕,
不過看著眼前這棟略顯頹圮的和洋建築,仍是有種被歷史塵埃覆蓋上的滄桑,
站在這庭院深深遙想,似乎能看見六十年前剛落成時的那股不可一世的風光。


你拍攝的 L1010684。

要拍攝此類老宅,用黑白調最是有味,
看著照片,彷彿走入時光隧道,重回歷史場景。

你拍攝的 L1010679。

細看老宅的一磚一瓦一窗櫺,扎扎實實的深刻細磨,
不馬虎不偷工減料的講究讓這棟建築走過一甲子,不見過時反而越見經典。

你拍攝的 L1010680。

你拍攝的 L1010685。

逛老街,享受的是一種古今穿梭,與時代對話的樂趣,
越陳越香,見證一種擁有深層底蘊的台灣味。

這很有衝突的趣味,老厝店面的電腦服務處
你拍攝的 L1010704。


註1:這XX一條街是中國大陸的用法,例如上次去上海所到訪兩道種植法國梧桐樹的衡山路,有段就開了很多家酒吧,那就有了"酒吧一條街"之稱。這樣的用法可任意套用,很常見的就會有"咖啡一條街" "書店一條街"等不勝枚舉。

註2:摘錄介紹牌上之介紹所述:姜阿新(1901-1982)畢業於台北國語學校,後留學東京明治大學,日據時期任竹東茶葉株式會社社長,台灣光復後成立公立主銷紅茶。其跨政商曾任台灣省第一屆臨時省議會議員。此老宅是為禮賓與休閒而建,民國35年動工,38年竣工,由建築師彭玉理設計監造,其多方參考台北大稻埕與新竹地方之和洋建築風格,外觀主體簡潔大方,內景木作精雕細琢,所聘木、石、水泥師傅均為北埔鄉親,因此此棟建築成為北埔人深刻的共同回憶。

你拍攝的 L1010688。

你拍攝的 L10106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